“你受夠了嗎?2月15日,給你來點不一樣的。”近日,樂視視頻在《新京報》發布整版廣告,卻對“來點不一樣”語焉不詳,只是暗示靜待2月15日的到來。
與此同時,“樂視視頻”微博也連日發布海報,以“來點不一樣”為題倒數計時,直指2月15日。微博網友紛紛留言猜測“是要出新內容?”“要出新手機了嗎?” “是FF車要上市了嗎?”而在樂視CEO賈躍亭2月10日發布的同款海報微博下,更有網友表示期待,“速度滿倉,坐等漲停”。

不過在小編看來,每年的幾個硬件日已經足夠樂視折騰,樂視汽車也公開稱“期待3月份的搶購”,而這波廣告的廠牌并非“樂視”而是“樂視視頻”,可見此次動作與硬件沒太大關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小編倒是有幾個基于事實的可靠猜測:
猜測一:發布新的自制大劇或綜藝?
說到“來點不一樣”,在五大視頻網站中,樂視視頻果真是最具個性的一枚了。在競爭對手都在囤IP、拼誰最量大管飽的時候,樂視視頻絕對是“黑馬”一詞的最佳代言人。單日播放量最高過2億、收官累計播放量達到26億的“草根劇”《太子妃升職記》在2016年初突圍,包攬了宮廷、穿越、性別互換等熱門元素,槽點滿滿又網感十足,腦洞大開又不循常規。要說2016年的自制劇有什么“來點不一樣”,樂視視頻當屬首推。
而進入2017年,樂視視頻出品大劇《孤芳不自賞》一完結便突破150億播放量,出品的超級網綜《單身戰爭》也是每期破億的節奏。況且,樂視視頻旗下第一現象級制造者花兒影視在《羋月傳》后,也將推出由鄭曉龍導演的《急診科醫生》和《北京人與紐約客》,大動作滿滿著實令人期待。不知2月15日是否又要牽出哪批“黑馬”,推出哪個“爆款”?畢竟,樂視視頻今年要投入超過70%的預算給自制內容,與BAT三家相比樂視視頻是否能走出“不一樣”的內容差異化路數?值得期待。
猜測二:重磅戰略即將公布?
多屏聯動、垂直整合、打造無處不在的場景、提供多項個性功能和服務,并給予用戶不一樣的使用體驗……一個百分百靠譜的猜測是,樂視生態間連接緊密,樂視視頻此番大動作無論如何都必定與生態相關。眾所周知,在樂視體系中,生態家族產品已完成7屏矩陣覆蓋,全場景、全時段提供優質服務,構建了“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全生態鏈。
但正如樂視控股戰略管理副總裁阿木所言,樂視下一階段的戰略節奏,會從“燒錢模式下快速擴張用戶為主”轉變為“正向生態經營現金流,和獲取規模化、高價值全球用戶并重的階段。”那么,如何定義正向生態?
從現金流看,“來點不一樣”是否意味著引入更多類似融創的非視頻相關行業投資?而從用戶看,“來點不一樣”是否意味著用戶運營戰略的再升級?
猜測三:品牌換新裝?
“經過了2016年的探索和嘗試之后,2017年業界的發展思路將更加清晰——內容布局、用戶運營、生態化反將是重點發力的方向。”樂視視頻總裁高飛在2017年初的采訪中說道。
事實上,從內容布局看,樂視產品差異性打造出樂視視頻內容的“不一樣”;從用戶運營看,以80、90后年輕人為主的用戶群體構成了樂視視頻用戶的“不一樣”;而從生態化反看,大生態環境與顛覆性理念帶來了樂視視頻未來走向與想象空間的“不一樣”。
大膽猜測,“來點不一樣”或許正是樂視視頻全方位的品牌升級,并且會成為自2013年底“顛覆·全屏實力”后最大規模的一次品牌戰略調整。
作為樂視內容集成與用戶驅動雙核心的樂視視頻,或許會被寄予更高希望,從內容與用戶兩個層面實現生態戰略的切實執行與落地。從硬件覆蓋到軟件(內容)發力,用戶從大而全的無差別運營到小而精的價值深挖,樂視的品牌主張是否會全面煥新?值得拭目以待。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