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4 日晚,微信上線了“用微視拍攝”功能,這個功能植入在朋友圈模塊,位于“從相冊選擇”的下方。

第一次看到這個功能的時候,我整個人是懵的,完全不知道這個東西能干嘛。再一看“推廣”兩個字,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廣告味,讓我本能地產生強烈的抗拒感。
“不想用!很討厭!”是我最真實的心境。
然而, 更讓我惱火的是,每次發朋友圈,一不小心就會點到它,屏幕上立馬彈出“前往微視”。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不只我一個人覺得這個導流入口流氓。

為什么這次微信給微視導流的手段會如此不得人心呢?
01 微信這次踩了什么坑?
首先,微信這次導流的方式,讓我覺得“無利可圖”,在沒有利益驅動(紅包、特權等)的情況下,用戶只能基于這款產品是否戳中痛點,來判斷是否使用它。
那么,這次導流戳中用戶的需求痛點了嗎?好像并沒有。
這次導流可謂非常強硬,有點霸王硬上弓的意味,但并沒有明確告訴我,這個東西能解決我的什么問題。
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操作的,入口處是“用微視拍攝”幾個字,后面跟著灰色字體的“推廣”。

對于不知道“微視”的人來說,完全不知道這個東西有什么功能。后面“推廣”兩個字,也讓人摸頭腦不著。
如果說是我使用了這個功能,你要“推廣”我拍攝的東西,那我只想安安靜靜活在我的小圈子里,沒有要“推廣”的需求。
如果說你是要“推廣”這個功能,那這就更好笑了,憑什么你推廣我就要下載?這完全就是站在你微信自己的立場上,和我有什么關系?
如果微信真的的想讓我用微視的話,我建議它做一些小改動。
比如在微視下面加類似這樣的文案“可以拍攝長視頻”。
這樣一來,不像原先一樣那么強硬,能夠戳中部分人的需求,會不會有很多小伙伴心動了呢?
當然,微信也可以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利益驅動。
關于利益驅動來為產品導流,支付寶為其他兄弟產品的導流,可以視為一個“教科書”級的例子。
支付寶一直在推廣一個“賺賞金”的活動,表面看來,這就是一個支付寶為了活躍用戶耍的小手段,實則沒那么簡單。
不信,我們來還原我的一次操作流程。
當我點擊“立即賺賞金”,隨即進入分享界面,我可以選擇海報或是吱口令的方式,將活動信息分享給好友。

這個分享的過程,被支付寶美其名曰“發紅包給好友”,
根據支付寶的規則提示,我的好友可能領到實體店通用紅包、花唄消費紅包、余額寶消費紅包、花唄余額寶消費紅包,這四種中的任意一種。
那么,為什么支付寶要將紅包分成這么多種呢?
因為每種紅包有相應的支付渠道限制,實體店通用紅包可以在使用支付寶支付時使用,花唄消費紅包只能在使用花唄扣款時使用,不能在使用支付寶支付時使用。
我這次分享中,我的好友領到的都是花唄余額寶紅包,如果他們要使用這個紅包,就必須使用花唄或是余額寶來付款。
整個流程操作下來,用戶并沒有覺得哪里有特別怪異的地方,支付寶給了用戶利益驅動(紅包),以及給了用戶使用花唄或是余額寶的理由:紅包抵扣更省錢。
這樣一來,支付寶就能水到渠成地給花唄或是余額寶導流了。
02 導流的正確姿勢
但是有了利益驅動就夠了嗎?肯定是不夠的!
來看個美團打車的例子,它經常這么玩,我們邀請好友它就送 50 元紅包。這種方式確實有效,但是并不是最高效的。
那什么是最高效的呢?我們再來看看支付寶是怎么做的。
玩過螞蟻莊園的伙伴都知道,支付寶真的很聰明。養雞需要飼料,那這個飼料哪里來呢?
它在你要喂雞的時候(此時飼料不夠),它告訴你,你可以通過“支付寶”線下支付、線上支付;或者邀請好友,你都能得到雞飼料。

這樣一來,為了獲得雞飼料,估計有很多人會惦記著要去完成上面的任務,不知不覺就增加了消費,還幫支付寶完成了裂變。
所以想讓利益驅動最高效,我認為是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找到他們的需求,比如他們想得到更好的體驗,或者付出更低成本。
這個時候你告訴他們,參與用戶增長活動,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相信他們就會很愿意幫你做裂變(導流)了。
有一款打車 App 早就走在了前列,很多打車軟件都是在用戶結束使用時,才告訴他們分享給好友得紅包。
對于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都已經麻木了,并不想分享給好友,拿來的優惠這次打車又不能用。
但是這款 App 的用戶增長手段非常牛逼。它在行程過程中,告訴我可以通過邀請好友低價出行,講真那一刻我心動了,因為結束后我就可以使用了。

在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找到他們的需求也不難,可以結合產品的功能。
比如愛奇藝會員做用戶增長,可以在用戶想看 VIP 片子時,告訴他邀請 3 個好友可以看全部。他一定會馬上行動的,因為他想要更好的體驗。
那微信怎么用這招呢?請看總結。
03 總結
微信此次推廣微視的方式遭人詬病,因為它犯的錯誤太低級了。(我們都甚至懷疑是實習生干的……)
并且我們也在文中指出了它的毛病,但我們并不是真的想 diss 它。
我們只是想通過分析微信此次踩的坑,告訴大家如何正確的給自己的產品導流。
1)你得滿足用戶的痛點,給用戶一個必須要用的理由。
比如微信可以將微視下面的小字“推廣”,改成“可以拍攝長視頻”,因為拍攝長視頻是目前很多用戶需要的。
2)可以簡單粗暴的用利益激勵,不過要將場景和需求相結合。
應該在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找到他們的需求,比如他們想要更優質的體驗,或者是降低成本,這樣才能使利益激勵最高效。
趣頭條就采取了一種模式,告訴用戶看資訊(場景)可以拿錢(利益)。在這種模式下,無論是用戶增長還是用戶粘性,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所以微信可以將微視推廣放在“看一看”旁邊(在發現頁),告訴用戶,看視頻的同時還能拿錢,相信很多人也樂意接受。
最后還想說一句,微信的前車之鑒,我們不得不吸取教訓。希望你們通過本文,能學到正確的導流姿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