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火焰,一面是海水。過去一兩年,以影視劇、綜藝及周邊衍生品為核心的泛娛樂產業,經歷了一輪爆發式的增長,不僅新生代的影視劇公司層出不窮,樂視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深度涉足到泛娛樂產業的上下游,資本市場更是聞風而動,頻頻在娛樂產業領域煽風點火。其中,以IP劇、大投資、自帶粉絲的鮮肉明星三大組合為核心的打法一度成為行業標配玩法,帶來了天價片酬、IP價格虛高、短期投機現象嚴重等一系列的潛在問題。

就這一現象,在IP開發與運營、打造爆款大劇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樂視視頻總裁高飛曾表示,影視劇的投拍、制作和版權價格暴漲,電視劇單集的價碼動輒數百萬元,甚至千萬量級的已經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與內容價值的回歸有關,將加速泛娛樂產業的洗牌,但同時也會對基于IP的全產業鏈開發和IP運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變現能力差的平臺會出局。
IP劇被衛視“退片”只是一個開始
結果一語成讖,樂視視頻總裁高飛的提醒終于應驗了。
2017年6月1日,有媒體爆料稱,投資3億元的《將軍在上》被江蘇衛視退片了,而之前,備受外界關注的IP大劇《海上牧云記》也疑似被湖南衛視退片。雖然《將軍在上》劇組就此發布了有關“退片”消息的聲明,并否認了這一質疑,但版權購買方江蘇衛視與優酷共同選擇了沉默,背后的苦衷與無奈是顯而易見的。
近年來,隨著《花千骨》、《古劍奇譚》、《羋月傳》等現象級大劇的輪番出現,大IP、明星鮮肉、大投資成為打造爆款大劇的不二法則,整個行業出現了明顯的IP價格虛高、泡沫化繁榮的現象,只要是大IP,搭配上擁有海量粉絲的鮮肉流量明星,就算好品相,能賣出高價,獲得高的播放量和商業價值。而資金的介入更是攪渾了水,通過并購重組和玩弄股票概念,通過資本市場來快速變現。
這顯然不是泛娛樂產業的正確打開方式,相反是急功近利的“歪門邪道”。如今,這一美麗的泡沫終于自己破了。
據媒體報道,電視劇行業遭遇退片尷尬,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當前,人們看到的往往是光鮮與瘋狂賺錢,其實各種劇集大面積積壓、撤檔已日益普遍。以2016年為例,全年電視劇共計334部,14912集,積壓比例高達7成以上,有10000多集的電視劇作品無法上星,只能在地方電視劇頻道播出。如果以每集100萬計算,就意味著有90億元的投資打水漂了。即使是播出的電視劇目中,80%的收視率根本達不到0.5%的及格線。與高昂的明星片酬、IP價格比,就算是爆款大劇,盈利空間也被壓縮了。
這么看,熱錢與投機行為的的涌動,硬生生將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給扭曲成了工業制造的批量化生產,必然是不可持續的。
內容回歸與IP開發運營能力才是王道
對此,樂視視頻相關負責人表示,電視劇、網劇正在經歷從粗制濫造到精細化制作、全IP開發與運營的過渡期,相比以往,中國電視劇、網劇的表現手法、技巧和內容題材,演員陣容和呈現手段、制作水平,都比以往提升了很多。但電視劇行業的規則沒有改變,依然是二八定律,20%的劇集拿走80%的錢和播放量。只不過市場過度繁榮,讓外界產生了一個錯覺。
未來一定是在IP開發和運營上具有優勢的企業,才能在這一輪切換跑道的賽跑中跑到前面去。
也就是說,大IP只能說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鮮肉明星自帶了粉絲效應,但最終市場會不會買單,能不能成為爆款大劇,前兩者只提供了一個高的起點,內容本身的張力和制作水平、用戶運營、IP全產業鏈開發,以及如何根據內容進行有效的營銷,這才是決定最終成敗的關鍵抓手。當前,一些知名IP改編而來的電影、網劇表現差強人意,投資收益不及預期,必然會導致行業降溫。哪怕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樣的現象級IP劇,雖然市場火爆,但由于成本高企,利潤空間并不大。
那么,哪些企業會在這輪洗牌期受益呢?善于打造頭部爆款內容的樂視視頻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形成了成熟的輸出現象級內容的能力,過去幾年,樂視視頻在行業里已經擁有了制造大劇的口碑。比如《羋月傳》以258億播放量拿下了當年的劇王,《好先生》、《翻譯官》均實現了逆襲,超過了百億播放量。今年上半年的IP劇《孤芳不自賞》更是以180億播放量傲視群雄。自制網綜節目《單身戰爭》創造了16億的播放量。
在5月召開的2017內容資源推介會上,樂視視頻公布了《獵場》、《急診科醫生》、《軒轅劍之漢之云》、《佳期如夢之海上繁花》、《萌妃駕到》等獨播劇,其中反腐大劇《國家行動》有望接力《人民的名義》,胡歌近兩年來唯一出演的大劇《獵場》更是呼聲極高。推介會上,樂視視頻方面表示,泛娛樂行業人傻錢多的時代即將過去,對綜合實力的考量會越來越明顯。
頭部效應明顯,泛娛樂產業規則將逆轉
對于那些古裝玄幻IP劇來說,制作成本為300萬-800萬元/集,全劇總集數在50集以上,投資風險極高,一旦不能達到預期,投資就會受損。特別是隨著頭部效應的日益明顯,如果不具備IP開發和變現的能力,很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泛娛樂產業正從過去的單打獨斗開始走向合作共贏,合作模式更是呈現出了多樣化的態勢。
去年,樂視視頻就喊出了將不再單純購買版權劇的口號,還推出了“保底+分成”的新型合作模式,吸引了慈文傳媒、華策影視、檸萌影業、克頓影視、新文化等近40家娛樂企業的深度合作。實際上,不僅是樂視視頻,各大視頻網站都開始推出新的合作形式,包括了版權保底+分賬、拉新會員分賬、會員付費分賬、廣告分成等多種分賬方式。這一現象的出現并非偶然,是泛娛樂產業生態鏈價值重新分配的結果。
無疑,只有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IP開發、變現能力及成熟的用戶運營體系,才能在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產業鏈中占據主動權,并有望成為新的巨頭。在國內視頻網站領域,依托于所建立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模式,樂視視頻能利用千萬級的超級電視、數千萬存量的手機等終端網絡,讓內容快速覆蓋到更多用戶,形成更大的播放量,實現更高的廣告收益轉化。獨播內容反過來也會拉升終端的出貨量。這一獨特打法讓樂視視頻更具吸引IP、投拍制作機構的魅力。
樂視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逐步加大自制內容比例,就是證明自身實力并加速向綜合平臺轉變的體現。比如樂視視頻宣布2017年將有70%的預算放到自制內容上,統一進行開發和用戶運營,目的就是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如果只是聚焦在投拍、播出及周邊衍生品等單一環節上,市場競爭力很難與綜合平臺相提并論。想必,每一家參與到泛娛樂產業中的選手,都能發現這一趨勢。
種種跡象表明,泛娛樂產業的拐點來了。從退片消息的出現到一半以上電視劇的積壓,泛娛樂領域內容洗牌趨勢進一步加劇。接下來,一方面IP、內容資源會越來越集中在大品牌手里,另一方面資本并購、重組等也會頻繁上演,加速集中化運動。屆時,泛娛樂行業分散競爭、各自為政的局面將有所改善,新一代的產業巨頭也會出現。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