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工作實踐出發,結合案例等分享了push用戶召回相關的非常有價值的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本文結構:
01 push是什么
對于增長產品來說push是一個貫穿整體留存的機制,對于DAU和留存的影響都很大。而且因為是免費的,召回的ROI非常高
我從19年10月開始做push相關的工作,截止12月每日push召回人數提升82%,占到整體應用日活的1/6,這個過程中還蠻有心得的,所以分享出來。
02 push能做什么:拆分目標
做push和做別的事情一樣,第一步是要定義好目標。
由于我的業務是直播交友所以push最重要的目標是召回人數,次重要的是回流轉化。再根據目標去定打法和策略(不同業務目標不一樣,只作為例子參考)
1. 最重要的漏斗:發送量——到達率——點擊率
push從發送到用戶點擊會經過:業務端—>服務端—>廠商—>手機終端—>用戶點擊,這中間任意一個漏斗的提高,都能夠對召回人數的目標產生正向推動。
(1)關于發送量:給誰發、用什么頻率發
基本假設:圈定的人越多,發送的頻率越高,別的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回流增加
為了驗證這件事,做了一個MVP快速上線:把剛完成注冊7天內的用戶圈出來根據關注、觀看、未觀看三種行為分為三組,每天分別推送1、2、3條推送7天,期間觀察卸載率和通知開啟率
結果發送量級提升10倍,回流人數提升2倍,而且根據用戶行為做了頻控,兩項負面指標沒有異變
后續這個策略擴充至所有用戶群(當然分組和頻次是有變化的),由于非注冊7天內的用戶基礎量大,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增量
在擴充人群上還有事可以做,比如對未開啟push通知的用戶用短信觸達,小程序、公眾號等渠道都可以嘗試(push只是作為ROI最高的一個渠道)
值得注意:用戶一天不止收到策略類的push,還會有通知類的push,所以不光要對策略類的做頻控,對于整體用戶收到push的量級也要做好頻率控制,這塊要做好push分類:策略類、功能類、運營類等,然后根據重要性做優先級排序,擬定一個每天收到條數的上限
總結:
- 提升發送量級能擴大漏斗最上方的盤子,需要注意負面指標做好頻控;
- 盡可能觸達更多用戶。
(2)關于到達率:基礎建設重中之重
到達率是指到達用戶手機端的push/app端發送的push,這其中有很大的折損,所以哪怕只提升一個點也會帶來事半功倍的驚喜效果
折損原因
- 廠商限流。可以通過優化token過期時間來減少發送無效push的數量,從而減少對通道對占用,還可以讓商務小姐姐們幫忙和廠商聊聊擴充通道流量,也能尋覓阿里云等一些其他的通道來提升
- 用戶關閉了通知權限。可以在產品內設置開啟引導,甚至設置開啟獎勵等方法。也可以找商務姐姐和部分安卓廠商洽談合作,直接開啟app通知權限(吊炸天)
總結:到達率的提升能帶來很多增量,但是策略能做的事較少,還是舔好技術大大和商務姐姐,大家朝著一個方向努力
(3)關于點擊率:用戶心理、人性
點擊率是指用戶點擊的push/到達用戶手機端的push,作為一個「率」同樣是一個提升一丟丟就能帶來爆炸效果的變量
影響因素:
- 發送時間,一般用戶的活躍時間:7-9點上班通勤,11-14點午休,17-19點下班通勤,20-22點打發時間,發送時間是可以做a/b測出來最好的組合的,這里不多贅述;
- 文案,文案還是要看業務面對的是哪群人去揣摩他們的心理,多做a/b找到最佳的文案類型。比如我的業務是直播直播交友類看了很多競品,開啟了他們所有的push,想想哪類文案是我最想點的,再模仿創新
就直播交友類的業務來說文案點擊率,社交假象>關聯主播>內容品類。文案的點擊率從2.7%做到了7%
舉個栗子:
title:系統消息
body:你的賬號被人加入特別關心
總結:
- 發送時間多a/b測試找到最佳組合;
- 文案多揣摩用戶心理,什么是她最關心的,想想微信的push為什么你每次都點。
以上基本說完了漏斗的事,但是這個漏斗只是基于策略類的push,一般app都會有很多已有的基礎功能push存在(比如私信消息、粉絲關注、開播提醒、動態提醒等)這些基礎機制同樣存在自己的漏斗,可以大做文章,為最重要的目標助力。比如開播提醒,我只修改了開播的默認文案,點擊uv提升15%而且很穩定。
2. 回流轉化:用戶回來了,用什么接?
讓用戶點擊是第一步,回流之后的承接促進轉化為活躍用戶是第二步,轉化這個課題非常大,幾乎是整個增長團隊都在解決的問題,這里只是簡單分享下push承接這一小板塊
(1)用什么承接:基于業務
承接的方法非常多,簡單的可以只是打開app,或者app內功能區塊承接,復雜的可以用紅包承接等等
基于直播交友類業務讓用戶與主播發生關聯是促進用戶活躍和付費的第一步,所以承接這塊直接做的跳轉直播間,和算法合作定義一些直播間分發規則,比如男進女直播間,直播間聊天率關注率高的優先分發等
(2)怎么看效果:鏈路
用戶回到app后會有一系列動作鏈路,比如觀看->短停->長停->關注->付費等等關注這些指標可以幫助判斷當前承接方案是不是有問題
比如在加了承接策略后,進房率大幅提升,但是短停和長停無明顯變化,明顯用戶進了直播間但是主播沒有留住他,可能是主播直播間人太多顧不過來,于是和算法交流加入了「人少直播間」的分發規則,通過push回流的用戶次留上升7%
總結:
- 承接可基于業務;
- 考察鏈路指標易于發現承接中可能的問題。
03 精細化:60分到80分
做完以上幾件事情,基本上已經完成60分了,低垂的果實已經摘的差不多了,剩下20分需要付出2、3倍的努力做精細化
上面說的用戶分群、文案、承接,都沒有串接起來,可以想像千人千面的用戶用一套社交假象的文案、一套高轉化直播間的承接,可能只能起到60%的效果,還有很多用戶并沒有擊中他們真正的需求
但是精細化的事情目前我沒有產出結論,只是有一些idea跟大家分享
- 基于用戶行為細化分組:細拆分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更精確的分組,對不同的分組推送精確的文案以及特殊的承接;
- 基于用戶生命周期:監控每個用戶的點擊情況,對于沒有點擊的用戶嘗試不同的文案策略或不同的觸達方式;
- 基于LBS:去滿洲里收到過這種短信: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提醒您,您已進入邊境管理區,請您遵守邊境法規,勿越國界。。。基于地理位置變化的精細化push;
- push形式:有聲、動畫push啥的。
04 自動化:文案庫助我解放雙手
如果上面說的這些都做完了,咱也不能做一輩子push是吧,這就需要一個自動的文案庫機制保證點擊率,能夠將點擊率低的文案更換,長時間曝光的文案冷卻,只需要偶爾新增一些文案進去,就能解放雙手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差不多就分享這些,有什么疑問咱評論里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