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是地球上最普及的電子設備接口,但是進入USB 3.x時代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新標準普及速度明顯變慢,尤其是最新的USB4,已經發(fā)布兩年半了,依然沒有商用。
USB4其實就是基于Intel貢獻的雷電3,帶寬翻番到40Gbps,接口形態(tài)僅Type-C,保持向下兼容。
Intel對于這種換湯不換藥的USB4興趣不大,一直在重點推進自家的雷電4,包括最新的12代酷睿平臺也是如此。
AMD的銳龍6000H/U系列移動平臺則會首發(fā)支持USB4,新筆記本將在近期陸續(xù)登場。


不過,AMD對于USB4的支持也有所側重,目前主要專注在Linux系統(tǒng)上,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最新加入的是USB4 DisplayPort Tunneling,以及更多的USB4/雷電支持。
AMD正在重建Linux內核的相關支持部分,尤其是驅動中最初由Intel定義的“is_thunderbolt”賦值,以往都是連接在PCIe總線上,今后則改為連接雷電接口。
這樣好處是,USB4連接的設備可以熱插拔,也支持更多、更靈活的外部設備連接。
USB4 DisplayPort Tunneling隧道機制則可以實現與USB Type-C數據線傳輸相同的信號,從而減少硬件設備,在一根獨立數據線中傳輸更多信號。
此外,AMD最近還向Linux內核提交了12個補丁,簡化和增強對于外置顯卡的支持。
至于Windows下的支持,AMD暫無公開動作,但既然設備即將登場,相信也做好了準備。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lián)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