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迅速崛起,移動社交網絡已逐漸發展為年輕人的“真實世界”。而對于90后甚至當下的95后新生代來說,他們在線上線下的社交體驗里,志趣相投是判斷彼此能否相談甚歡的第一準則,因此也有人評論道:時下年輕人的交友方式正從關系社交轉變為喜好社交。為迎合年輕用戶的社交習慣,社交App一直是互聯網最活躍的產品類型,但傳統文字、圖片平臺這種千篇一律的形式,已然讓大眾產生審美疲勞,嘗鮮的興趣感大大下降。目前社交產品其實大體呈現出兩極化狀態,一類傾向“快餐型”社交,交友就為“約炮”;另一類更像婚戀型平臺,交友就為結婚,而處于二者之間的——單純戀愛平臺卻鮮有人關注。
其實,大部分的90后用社交產品并不是為了“約炮”也不是為了結婚,他們只是想單純的談戀愛。據一起App的調研數據顯示,上社交App是為了“約炮”的90后僅占1.5%,奔著結婚而去的占5.1%,而高達91.7%的90后上社交App,目的只是想好好談一場戀愛。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需求,一起App瞄準了“戀愛社交”這一尚被忽視的市場,率先進入此領域,他們獨辟蹊徑,選擇以聲音社交進行突破。
用聲音黑科技,開啟心電感應之旅
“一起”是新一代社交App,用戶只需錄制并發送8秒鐘語音,一起App就會通過語音戀愛黑科技,識別出用戶400多種情感狀態和內心的情感需求,實時為他們匹配有感覺的小伙伴。通過情商心理學和人工智能技術,“一起”還原了最輕松、有趣、令人心動的戀愛場景,讓每一個來“一起”的用戶都能夠輕輕松松,開開心心的談戀愛!
據一起App相關人士介紹,目前產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實時匹配”。在實時匹配的功能里,用戶點擊錄音發送聲音信號后,可接收到茫茫音頻世界里和自己頻率最相近的聲音。在用戶聽對方聲音的同時,對方也同樣在聽該用戶的聲音,當用戶彼此有感覺,點擊“喜歡“,則代表匹配成功。這種不刷臉只聽聲音的玩法,不僅激起了一眾年輕人的體驗興趣,更是重新喚起了用戶久違的心動感覺。

一起App“實時匹配”頁面
從去年互聯網女皇的年度趨勢報告可以看出,她對“語音”技術十分看好,報告中有十分之一的內容都在談“語音”對互聯網發展的影響,甚至提到了語音正在被重塑,成為人機交互的新方式,亞馬遜智能音響Echo的成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國內聲控交互市場,也早已進入了聲音時代,產品層出不窮。但在社交領域,像一起App這樣把聲音做到極致的基本沒有,大部分社交產品只是把聲音當做配套功能,圖片和內容依舊占據了很大的產品容量。
今年七夕,一起APP聯手“玩馬旅行”發起了一個“心電感應之旅”的活動,通過聲音成功匹配了7對年輕人來搭檔旅行,把線上社交關系通過線下旅行活動進行落地,參與心電感應之旅的年輕人紛紛表示,由聲音相識,通過旅行相知,是一件特別神奇且刺激的事。
一位體驗過的用戶表示,一起App在眾多社交產品里就像一股清流,當繁忙工作之余不管是用聲音“實時匹配”,還是進入脫單電臺,聽4-6個聲音信號,通過聲音去感知,這種戀愛的氛圍讓人找回了多年前在校園那種心動的感覺。而用一起App官方的介紹來說,它就好像是你“內心的google”,幫你根據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找到喜歡的人和事。
在一起App的創始人兼CEO吳岱妮看來,“當你開始跟隨內心,你就不會再感到空虛寂寞,你將會成為喜悅、自信的自己。”
用人功智能+心理測評連接人,吳岱妮和她的大咖團隊
如果說一起App是傳統社交的顛覆者,是以聲音切入戀愛社交空白地帶的先行者,那不得不提背后的創始人團隊。吳岱妮是一起App的創始人兼CEO,也是一位連續女性創業者。在過去的16年中,吳岱妮在中國成功打造了3個人才測評和數據公司,分別是全球最具權威的情商研究機構——6秒鐘情商研究發展機構、頂尖人物測評咨詢和想象科技。而一起App正是第三家公司——想象科技的主推產品。

一起App創始人兼CEO:吳岱妮
吳岱妮出生于臺灣,16歲獨自一人到加拿大讀完高中,18歲前往紐約讀大學,在紐約的FIT大學和Parsons設計學院攻讀廣告和行銷傳播專業。吳岱妮一向狂愛心理學,雖然讀的是行銷,但一到了紐約就打聽到當地最享負盛名的私人心理藥劑師——PPSC院長Judy Levitz,并通過自我推薦成為了她的私人助理,還成功的擔任了3年,這個經歷讓她感到心理上的滿足。但因為在臨床環境的成長速度還是太慢,再加上20歲的時候吳岱妮投資失敗,所以她決定離開臨床心理學參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創業團隊。主題是她另一狂愛的主題:當代藝術。吳岱妮和其他3位來自法國、瑞典、美國的大學生幫助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建立了線上社區、電商與內容網站。在三年之內,吳岱妮幫助MoMA建立了網上最時髦的輕奢品牌,最受紐約人喜愛的禮品電商,同時成為了美國最盈利的非營利機構。在MoMA所負責的用戶畫像與行為分析、制定正合行銷計劃,讓吳岱妮發現了她對數據與心理學的激情,也為她定下了之后清楚的創業方向。
在2006年,吳岱妮與全球最大最權威的情商研究與發展組織——6秒鐘情商研究發展機構,建立了“6秒鐘中國”,幫助世界500強企業及中國快速成長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更好的運用EQ成為更高效、有影響力、更幸福的領導者。
在連續的創業工作中,吳岱妮在心理測評方面進行的開創性研究從未停過。她與《哈佛商業評論》發起了全球《幸福競爭力》的研究,主要是為找到幸福如何成為商業競爭力。早在10年前,吳岱妮就出版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免費下載EQ書《有感覺,還是沒感覺?— 6秒鐘改變你的情商》,用故事與工具讓中國的白領了解自己為什么變得沒有感覺,又如何喚醒這些感覺,讓自己更好的了解、享受、運用情緒,并在TedxYouth發表了90后大數據幸福愛情報告:《那些羨煞旁人的愛情故事,是怎么發生的?》。在吳岱妮看來,她對個人使命的定位是:運用人工智能和心理測評,用最好玩的方式連接每一個人!
Biman Najika Liyanage作為一起App的聯合創始人,目前也是一起App數據實驗室的負責人。他是一名研究人員、創新者、企業家,在北京、上海和香港聯合創辦了數家科技企業,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技術。Biman是福布斯30歲以下30位俊杰之一,曾經工作過的領域包括無人機的傳感設計,大數據,智能材料,可穿戴設備等;曾和包括微軟、英特爾、騰訊在內的許多世界500強企業進行過數據挖掘和可視化的合作,并且贏得過Fengru杯,全球創新挑戰,Durex設計挑戰。他還在TEDxBeijing發表過演講,《創新很容易》。
如今,吳岱妮帶領著由全球權威情商心理學專家、人工智能專家、福布斯俊杰榜數據創新天才等大咖組成的團隊,全身心打造的一起App,就是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心理測評的方式,通過聲音連接社交世界的用戶,力求將其打造為解決當下年輕人社交痛點的不二之選。
一起App,用最好玩的方式讓無聊變精彩
吳岱妮表示,一起App是從交友的本質需求出發,不是“約炮”神器,也不是一定要幫用戶找到這輩子的歸屬,“社交的本質是減少寂寞,連接人。現在你在朋友圈上可以收獲很多個贊,加很多個好友,但是這些‘朋友’并沒有減少我們的寂寞感。我們發現,如果認識新朋友的方式可以更有趣,篩選朋友的方式可以更走心,我們的朋友圈就會讓我們更有感覺。在一個有感覺的空間里,我們會更放松、更自在的探索與表達,我們會活得像‘一個自己還挺喜歡的人’。這才是每個人最精彩的狀態!”
于是在大量的調研和實驗后,吳岱妮和團隊決定使用聲音作為建立連接的入口,也就有了一起App這個產品。吳岱妮表示:“因為聲音,透露了一個人內心豐富的情感、狀態、性格,甚至興趣愛好。根據語音分享,光是幾秒鐘的語音,我們可以測評出四百種以上不同的情感狀態與需求。另外我們的耳朵,是有非常敏銳的能力聽出你是否有感覺、有興趣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一起交往、和談戀愛的對象。當這兩種力量結合,心電感應就這么發生了。”
在吳岱妮及其團隊看來,一起App誕生之初的使命,就是用最好玩的方式讓無聊變精彩。用戶可以在任何不想一個人獨自相處的時刻,將一起App作為脫離乏味的任意門。

吳岱妮在“一起App”心電感應X實驗室的活動現場
經過不斷打磨和迭代,一起App的全新2.0版本已在2018年初上線。并且為了解讀當下的90后,甚至95后戀愛難的問題,一起App團隊聯合意見分享者、年輕人最愛關注的公眾平臺——才華有限青年,于1月17日發起了一場以“不約不相親,只想談戀愛”為主題的戀愛盲測實驗,期望以聲音的魔力,為當下快節奏的年輕人帶來純粹談戀愛的社交空間。

一起App聯合才華有限青年發起“戀愛盲測實驗”
所謂戀愛盲測實驗,就是單身男女通過一起App聲音配對,以CP組隊的方式報名參加,在10天的盲測期間,約會雙方不得透露學歷、職業、年收入等背景信息,但可以以任何喜歡的方式進行約會;盲測期結束后,雙方對彼此公開身份標簽再做最后的決定。當純粹的愛情遭遇各種赤裸裸的現實問題,又有多少人能堅定的選擇愛情呢?據官方消息,1月17日至24日期間可以通過一起App和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報名參與戀愛盲測實驗。1月底會將實驗結果對外發布,敬請期待!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