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方式分類可分為:1、引導型病毒,指寄生在磁盤引導區或主引導區的計算機病毒;2、系統型病毒,會用它自己的程序加入操作系統或者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3、應用程序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指寄生在磁盤引導區或主引導區的計算機病毒。此種病毒利用系統引導時,不對主引導區的內容正確與否進行判別的缺點,在引導系統的過程中侵入系統,駐留內存,監視系統運行,待機傳染和破壞。按照引導型病毒在硬盤上的寄生位置又可細分為主引導記錄病毒和分區引導記錄病毒。主引導記錄病毒感染硬盤的主引導區,如大麻病毒、2708病毒、火炬病毒等;分區引導記錄病毒感染硬盤的活動分區引導記錄,如小球病毒、Girl病毒等。
系統型病毒
操作系統型病毒會用它自己的程序加入操作系統或者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而且由于感染了操作系統,這種病毒在運行時,會用自己的程序片斷取代操作系統的合法程序模塊。根據病毒自身的特點和被替代的操作系統中合法程序模塊在操作系統中運行的地位與作用,以及病毒取代操作系統的取代方式等,對操作系統進行破壞。同時,這種病毒對系統中文件的感染性也很強。
應用程序型病毒
應用程序型病毒又稱源碼型病毒,源碼型病毒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病毒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編譯之前插入到源程序中,經編譯成功后成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